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fā)
在有彎道的田徑比賽項目中,第九道處于整個跑道的最外側(cè);因前伸數(shù)最大、不利于觀察對手,被選手稱為“最難跑的跑道”。在一次田徑世錦賽男子4×100米決賽中,中國隊就被分在了最不利的第九道。發(fā)令槍響,每一棒都竭力為下一棒跑出好成績,結(jié)果中國隊創(chuàng)造了“第九道奇跡”:以38秒01摘銀,實現(xiàn)歷史性突破。
其實,“接力跑”在精神層面的意義,早已超越了這項運動本身。小至一個團隊,大至一個國家,要想干成了不起的大事,離不開許多人乃至幾代人的持續(xù)接力。有了“后浪推前浪”的生生不息,才能實現(xiàn)“百川東到?!钡暮陚ピ妇啊U缌暯娇倳浽趹c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所指出的:“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nbsp;
回首往昔,我們之所以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靠的就是這種傳棒接力的精神。河北塞罕壩,三代林場人在半個多世紀中矢志不移、接續(xù)奮斗,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沙地上書寫下積木成林、積林成森的奇跡;山西右玉縣,20任縣委書記一任接著一任植樹造林、防風固沙,把“不毛之地”打造成“塞上綠洲”;甘肅莊浪縣,村民們一茬接著一茬在荒山上建梯田,將“無雨苗枯黃,有雨泡黃湯”的“沒治縣”變成“景色迷人的風景畫”。實踐證明,人人出力、接續(xù)奮斗,不畏任重道遠、百轉(zhuǎn)千回,才能成就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yè)。
在4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我們駛過一段段壯麗的航程,抵達了今日開闊的水域。但也應(yīng)看到,決勝全面小康重任在肩,打贏三大攻堅戰(zhàn)時不我待,全面深化改革亟待進一步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正因不進則退,更應(yīng)非進不可——當此之時,惟有立足當下、著眼長遠,兢兢業(yè)業(yè)、苦干實干,才能接過歷史的接力棒,跑好我們手中的這一棒。
在夢想的指引下隨風奔跑,就能擁有無窮的力量,抵達更高的精神境界。不可否認,現(xiàn)實中有少數(shù)人,并沒有認清自己在這場“接力跑”中的角色定位,或是庸懶散拖、消極怠工,跑得“掉了棒”;或是今天上山、明天下河,跑得“脫了軌”。這些,都是不為未來籌謀、只為眼前考慮的短視行為。一切偉大夢想的實現(xiàn),都是“個人跑”與“接力跑”的結(jié)合。丟掉團隊精神、失去奮進動力,踟躕不前、得過且過、畫地為牢,只會貽誤發(fā)展機遇。
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是每個中國人共同懷抱的偉大夢想,要靠我們攜手來實現(xiàn)。時代期待著我們,抓穩(wěn)歷史的接力棒,翻越一道道雄關(guān),續(xù)寫更多的傳奇。不求一時之功、不念眼前之利,多些家國情懷、多些責任擔當,才能跑好自己這一棒,以行動作出無愧于時代的回答。(魏 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