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文明祭祀新風 建美麗文明鄉(xiāng)村
紅網時刻張家界3月31日訊(通訊員 朱珠 楊熊)“人都走了,什么都不知道啦,放多少鞭炮、燒多少紙錢都是白費,送點鮮花,很環(huán)保。我回家了也要跟我的兒孫講,今后我不在了,要來看我就只準送花!”安坪村80多歲的貧困老人張啟春從工作隊手中接過免費鮮花后,激動之情難以抑制,聲音顫抖地說道。
春風送暖,清明臨近。為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張家界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不斷提高群眾文明意識,引導群眾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樹立文明、綠色、低碳的祭掃新風尚,有效防范森林火災,助力美麗文明鄉(xiāng)村建設,近日,張家界市民政局駐村工作隊在永定區(qū)茅巖河鎮(zhèn)安坪、大米界兩個駐點村開展了“生態(tài)互助興家園”清明文明祭祀活動。
廣泛宣傳倡文明。工作隊聯(lián)合村“兩委”組織志愿者積極廣泛開展文明祭祀宣傳活動,通過張貼《文明祭祀倡議書》、懸掛橫幅、“村村響”廣播、入戶宣傳勸導等方式,在兩村大力營造綠色清明、文明清明的氛圍,號召村民告別陋習、移風易俗,做到文明健康、生態(tài)環(huán)保祭祀。
贈予鮮花祭祖先。在安坪村、大米界村村部,工作隊設立了免費鮮花發(fā)放點,鼓勵村民用鮮花代替“清明鳥”等傳統(tǒng)塑料祭祀用品,得到村民的廣泛認同和支持。這兩天的安坪和大米界,處處可見手捧鮮花祭奠先人的村民。
積極主動揚新風。在工作隊的文明勸導下,部分商戶主動撤下貨架上的塑料祭祀用品,用實際行動支持文明祭掃工作。在濃厚氣氛的感染下,不斷有村民主動加入志愿者隊伍,文明祭祀的正能量在安坪和大米界時時處處傳遞著……
截至目前,市民政局駐村工作隊免費發(fā)放鮮花共計1500余束,有效改善了駐點村清明期間“青山白化”現象,村民文明祭祀意識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