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與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陳家坪樣本”
記者 彭華偉 陳潔
陳家坪村位于賀龍元帥的故鄉(xiāng)桑植縣,背依大青山,一條叫浣水的小河貫穿全村,因為村中陳姓人口居多,故名陳家坪。村里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20戶407人。
時光回溯到2018年4月,張家界航院在市委政法委牽頭下,直接結對幫扶陳家坪村。4月20日,在接到通知的當天,張家界航院黨委迅速行動,當天下午就召開專題會議,組建了以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周仲春為幫扶工作組組長,組織人事處處長田敏為駐村第一書記、人事處專干萬亞力等為隊員的駐村工作隊,并確定60名黨員干部組成幫扶責任人隊伍,全力做好結對幫扶工作。4月21日,時任黨委書記姜玉平帶領班子成員和職能部門負責人深入陳家坪村開展走訪慰問和座談調研,由此拉開了結對幫扶的序幕。
建好基礎設施,夯實民生工程
確保水電路進村,是實現村出列和戶脫貧的基礎性工程。張家界航院從基礎設施建設、扶貧政策落實和農戶產業(yè)發(fā)展等方面全力推進陳家坪村民生工程建設。
駐村工作隊深入村組,認真調研,拿出以路、水、電等為主要內容的全村基礎設施建設計劃,聯合市委政法委共投入幫扶資金120萬元:新增硬化道路1280米,新修通暢道路640米,實現組組通、戶戶達。“以前出門一身泥,現在穿布鞋子都可以出門了,跟城里差不多?!奔易£惣移捍逍ぜ野窠M村民彭秀云開心地告訴記者?,F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萬亞力回憶,為了拉通陳家坪村與八斗溪村的交通,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劉樺十分重視,工作隊多方協調,終于實現了該路段硬化。 在飲水方面,駐村工作隊發(fā)現,許多老百姓飲水難,尤其是居住在廟峪組的村民陳克仁家,常年供水不足,不得不在稻田一隅挖個池子,接水進家門。“水龍頭打開,流出來的是黃顏色的水,要喝水必須經過沉淀才行?!标惪巳蕦τ浾哒f。駐村工作隊及村兩委主動聯系鄉(xiāng)政府、水管站,村民積極出工出力。 2019年該村自來水管重新安裝、檢修,全村544戶絕大部分飲用上自來水,其余部分均通過水井、水池等方式實現安全飲水。
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工作隊通過村民申報、村級摸排、職能部門鑒定定級、爭取危改資金,張家界航院協調牽頭單位在政府危改資金外再投入資金50余萬元,2018年完成12戶危房改造,2019年完成6戶危房改造,2020年完成2戶危房改造。通過危房改造,陳家坪村村民住房全部達到安全標準。
幾年來,在張家界航院和市委政法委的積極爭取和大力支持下,陳家坪村還爭取到項目資金200多萬元,完成了舊村部的修繕和新村部的建設。目前陳家坪村級公共服務設施完善,村綜合服務平臺運轉保障達標,便民服務設備齊全,有高標準的便民服務大廳和服務柜臺,辦公桌椅、文件柜、吧椅等辦公家具配備到位。農業(yè)服務設施齊全,建成了高標準的村部會議室和講習所,配備了高標準的村衛(wèi)生室。
探索產業(yè)振興,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
從結對幫扶開始,牽頭單位市委政法委扶貧工作組組長王祥軍、張家界航院幫扶工作組組長周仲春就強調,幫扶工作既要對標對表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又要結合實際,著眼長遠,為下一步實現鄉(xiāng)村振興打基礎,增后勁,做好脫貧攻堅與鄉(xiāng)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如何找到這個銜接的突破口,使陳家坪這個世代以耕種為業(yè)的村子發(fā)生巨變,成為擺在時任第一書記田敏面前的難題。通過深入調研和積極爭取,駐村工作隊探索出兩條產業(yè)道路:一是發(fā)展特色種植業(yè),由張家界航院提供產業(yè)資金,以合作社入股形式引進蘆筍種植大戶,種植具有“食藥兩用、蔬菜之王”的蘆筍80畝。二是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產業(yè)。駐村幫扶后,田敏得知該鄉(xiāng)在外做旅游生意的張家界魅力旅投公司董事長陳興旺有心在家鄉(xiāng)投資興業(yè),有過多年兼職導游經歷的他心頭一亮,何不邀請陳興旺在陳家坪開發(fā)鄉(xiāng)村旅游,以此作為鄉(xiāng)村振興的突破口?此后近2個月,雙方通過深入交流,最終,一個開發(fā)陳家坪鄉(xiāng)村旅游資源的計劃形成了。
陳家坪村距桑植縣城16公里,距張桑高速公路出口12公里,距桑植高鐵站出口25公里,距武陵源風景區(qū)天子山鎮(zhèn)20公里,有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的區(qū)位優(yōu)勢。同時,這里民俗文化濃郁,每年一次的“7.21”趕廟會活動歷史悠久,在當地具有很大影響力;源遠流長的“義門陳”家風文化在這里得到傳承,凝聚力很強。2018年7月14日,在工作隊主持下,陳家坪村與張家界魅力旅投文化發(fā)展公司簽訂了總投資1.2億元、流轉土地1500畝的“桑植民歌寨”建設項目。項目集研學康養(yǎng)、休閑度假、農耕體驗為一體,集美食、美宿、美游、美購、美娛、美學為一地,融公司、村莊、合作社、農民為一家,努力變農民為員工,變農舍為民宿,變產品為商品,變村莊為景區(qū),著力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的鄉(xiāng)村旅游品牌。項目已列入縣、市重點工程,計劃于2025年完成。2020年10月,張家界航院校長王璞實地調研了項目建設情況,強調要加強學院與鄉(xiāng)、村、企業(yè)之間的合作,形成強大合力,推動陳家坪村早日實現鄉(xiāng)村振興。目前,項目已完成前期投資1000萬元,建成了游客中心、旅游停車坪、文化廣場、鄉(xiāng)間游道、民俗廣場、部分民宿等旅游設施,安置貧困戶就業(yè)平均每天40人以上,成功舉辦了四屆鄉(xiāng)村旅游節(jié)。2019年,湖南衛(wèi)視對陳家坪村鄉(xiāng)村旅游項目進行了專題報道。2021年,項目預計接待研學學生和游客5萬人以上,實現營業(yè)收入600萬元以上。
傳承農耕文化,打造民俗品牌
在陳家坪村,一年一度的“7.21”趕廟會和農耕文化節(jié)熱鬧非凡,成為鄉(xiāng)里和村里延續(xù)百年的重大盛事。
農歷7月21日,是陳家坪村傳統的趕廟會日子,為的是祭祀當地人尊崇的保護神“黑公公”雷萬春。廟會當天,人如潮涌,萬人齊聚,農民們帶著土特產和農耕產品參加交易,土豬肉、蜂蜜、土雞、油粑粑、甜酒、籮筐等應有盡有。在主會場,民間藝人們表演著各種民俗文藝節(jié)目:山歌對唱,花燈、陽戲、打溜子、三棒鼓等精彩紛呈。到了中午,鋪著土家印花布的千人長龍宴一溜排開,土家美食琳瑯滿目,游客與鄉(xiāng)民們觥籌交錯,把酒言歡。
鑒于陳家坪這一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文化,駐村工作隊全力爭取鄉(xiāng)政府支持,將廟會成功升級為農耕民俗文化鄉(xiāng)村旅游節(jié),2018年由鄉(xiāng)政府主辦、村兩委承辦,2019年升格為縣政府主辦、鄉(xiāng)政府承辦。這兩屆旅游節(jié)都吸引了市內外2萬余人參加,已成為我市頗負盛名的民俗文化旅游活動。
張家界航院因勢利導,倡議并推動鄉(xiāng)政府和村兩委把鄉(xiāng)村旅游節(jié)作為文化品牌項目做大做強,還投入資金建設了100平方米的大戲臺、文體活動室、農家書屋等設施。同時抓文化人才隊伍培養(yǎng),組建立了“魅力村姑”舞蹈隊、民間樂隊、腰鼓隊等三支村文藝隊伍,積極開展培訓活動,抽調專業(yè)教師對魅力村姑廣場舞隊進行指導。2018年,魅力村姑舞蹈隊勇奪張家界市廣場舞大賽冠軍,并代表張家界參加省里的決賽。
一條條道路進村入戶,一個個產業(yè)結出碩果,一片片田地淌金流銀,一張張笑臉幸福綻放……面對此情此景,該院黨委書記唐汝元動情地說:“通過幾年的幫扶,學校和陳家坪村已經親如一家了。今后,我們一定要帶著這份深厚的感情,全力打造鄉(xiāng)村振興的陳家坪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