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汛”防線|慈利縣江埡鎮(zhèn):黨旗映溇水 清淤見擔當
清淤現場
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蘇昱宇 張家界報道
目前,暴雨退去,溇水漸歸平靜,慈利縣江埡鎮(zhèn)的災后清淤戰(zhàn)場卻激戰(zhàn)正酣。全鎮(zhèn)35個村(社區(qū))黨支部火速響應,1700余名黨員干部化身“清淤先鋒”,以鐵鍬為刃、以汗水為盾,在泥濘中開辟群眾出行路,讓鮮紅黨旗成為重建一線最醒目的坐標。
鐵肩擔重任!黨員沖鋒啃下“硬骨頭”。大壩村至龍?zhí)稙炒逯鞲傻辣话朊缀袼阶钄?,機械難以作業(yè)。大壩村10名黨員組成“尖刀班”,踩著齊膝泥漿,用鐵鍬撬動巨石、疏通溝渠。2小時奮戰(zhàn),打通這條關乎3個村通行的“生命線”。白巖峪村主干道被塌方徹底堵死,村黨支部書記帶頭徒手搬石,20余名黨員群眾組成“人鏈”接力清運。四小時鏖戰(zhàn),道路終于貫通,黨員們衣衫盡濕,泥漿與黨旗紅渾然一體,詮釋“路不通、人不退”的誓言。
同心筑家園!黨群合力奏響“重建曲”。清淤現場,黨旗紅與志愿藍交織成溫暖圖景。 黨員干部與群眾自發(fā)形成“清淤流水線”——青壯年操作機械清運淤泥,婦女和老人清理路邊雜物,孩子們排成“小火車”傳遞工具、送水解渴。鐵鍬聲、機械轟鳴與加油吶喊,匯聚成激昂的重建進行曲?!包h員拼命干,我們也要出份力!”熱心村民邊操作挖掘機邊說。
織網保民生!黨建引領護航“新希望”。江埡鎮(zhèn)推行“支部+網格+黨員”機制,黨員干部化身“全能管家”,既督進度又解民憂。針對獨居老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專門成立黨員幫扶小隊,不僅幫助清理庭院淤泥,還定期上門檢查房屋安全,確?!安宦湟粦簟⒉宦┮蝗恕?。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黨員技術骨干組成“助農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生產自救,幫助受淹農田重新煥發(fā)生機。
“清淤清的不僅是淤泥,更是群眾心中的擔憂?!苯瓐烘?zhèn)黨委書記表示,下一步將持續(xù)發(fā)揮黨建引領作用,建立受災群眾幫扶臺賬,落實黨員“一對一”結對幫扶機制,確保群眾早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讓黨旗在災后重建一線高高飄揚。
泥濘未干,初心如磐。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清淤戰(zhàn)役中,江埡鎮(zhèn)黨員干部用沾滿泥土的雙腳丈量民情,用浸透汗水的雙手傳遞溫暖,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凝聚起黨群同心、共建家園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