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汛”防線|永定區(qū)謝家埡鄉(xiāng):筑牢防汛 “安全網” 守護省級文物瑰寶
紅網時刻新聞6月21日張家界訊(通訊員 柏林)隨著汛期來臨,雨水持續(xù)增多,為切實做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防汛工作,確保珍貴歷史文化遺產安全度汛,永定區(qū)謝家埡鄉(xiāng)堅持“預防為主、防救結合”的原則,以最高標準、最嚴措施,全力打好防汛“主動仗”,確保文物安全萬無一失。
提前部署,層層壓實責任。針對近期強降雨天氣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謝家埡鄉(xiāng)提前制定詳細的文物防汛應急預案,將責任以及職責分工細化到鄉(xiāng)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村 “兩委” 干部、涉及文物保護的村組,形成 “鄉(xiāng) — 村 — 組” 三級聯(lián)動的防汛責任體系,確保文物防汛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著落。提前配備沙袋、防水布、抽水泵等防汛物資,確保關鍵時刻拿得出、用得上。
巡查值守,隱患即查即改。組建巡查隊伍,對孫陽坪孫氏祠堂、孫陽坪天樂山古城堡、沂溪風雨橋三個省級重點文保單位及周邊區(qū)域開展雨前防護、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全周期監(jiān)測。重點檢查古建筑的墻體、屋頂、地基、排水系統(tǒng)等關鍵部位,做好防護措施,對孫陽坪天樂山古城堡周邊的危樹進行修剪和清理,防止樹木倒伏損壞文物。巡查時詳細記錄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建立防汛安全隱患臺賬。針對排查出的問題,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6月20日,沂溪風雨橋被洪水侵襲后,支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及時對風雨橋進行檢查與隱患清除。
宣傳動員,增強保護意識。通過村級廣播、微信群、入戶宣傳等多種方式,向村民普及文物保護知識、汛期文物安全和防汛安全常識,增強文物保護意識。引導村民積極參與文物防汛保護工作,鼓勵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報告,組織志愿者在文物保護單位周邊開展巡查。
文保單位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我們共同的文化瑰寶。謝家埡鄉(xiāng)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筑牢防汛“安全堤”,讓百年文化瑰寶在風雨中巍然屹立,守護好珍貴的文化遺產,確保各類不可移動文物安全度過汛期。